如何用皮革布料色差檢測儀器測量色差?
色差是皮革布料行業(yè)很重要的質量指標,主要與皮革、布料的原料染色工藝有關??梢允褂闷じ锊剂仙顧z測儀器檢測皮革和布料的色差情況,將色差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本文給大家詳細介紹皮革布料的色差如何產生以及如何用皮革布料色差檢測儀器測量色差。
為什么會產生色差
1.染料在布料上先期分布不均勻
染料在固著之前,如果在布料各個部位上分布不均,固色后必然形成色差。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為:
布料因素
由于纖維性能不同或預處理退、煮、漂、絲不是很勻透,使染前半制品滲透性不均而引起對染料吸收情況的差異。
吸液因素
由于機械結構上的原因或錯誤操作,使布料各個部位的帶液率不一致,因此造成色差。
預烘因素
在浸軋染液后預烘時,由于烘燥的速度和情況不一致,引起染料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泳移,使染料在布料上分布不均。
2.染料在布料上固著程度不同
盡管染料在布料上先期分布是均勻的,但在固著過程中,如條件控制不當(如溫度、時間、染化料濃度等),使布料上某些部位的染料沒有得到充分固色,在后處理皂洗時即被去除,從而產生色差。比如,分散染料熱溶溫度兩邊或前后不一致、還原染料部分還原或氧化不到位、活性染料汽蒸條件不良等都會造成織物的前后或左右有色差。
3.染料色光發(fā)生改變
這種差異不是由于布料上染料分布不均勻造成的,而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布料上的部分染料的色光發(fā)生變化,一般有以下幾種原因:
染前因素
半制品的白度不均或pH值有較大差異,在染色后往往造成色光差異。
染色因素
比如分散染料熱溶溫度過高,使某些染料的色光變得萎暗;還原染料的過度還原,也會使色光有差異。
染后因素
在后整理過程中,如樹脂整理、高溫拉幅以及布料上PH值的不同等,都會引起染料色光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皂洗
如皂洗不到位,會使顏色不充足,色光不準。
如何檢測色差
在傳統(tǒng)的人工測色過程中,由于每個觀測者所感知顏色差異判斷變化較大,并且很容易受到光源、觀察角度、周圍環(huán)境以及觀察者自身生理和心理狀況的影響,就會導致色差評定的結果不是很準確。因此,越來越多的皮革布料生產廠商開始采用色差儀來測色。
色差儀可以選用林上的LS175大口徑智能色差儀,20mm大口徑確保測量數(shù)據(jù)的一致性更好,3.5英寸觸摸屏操作簡單方便,配備藍牙APP和PC軟件數(shù)據(jù)傳輸暢通無阻,內置多本電子色卡還可以建立個人色卡庫,標準偏差△E*ab<0.03重復性好。
色差儀使用方法
1. 按電源鍵開機,可以選擇校準或者跳過校準。經常使用儀器可以選擇跳過校準。
2. 設置△E的閾值以及選擇合適的色差公式。織物配色效果的評價中,最常用的色差公式為CIELab;基于圖像的紡織領域,CIE94色差公式的效果更佳;印染行業(yè),普遍采用CMC色差公式。
3. 分別在標準品和樣品測量,得出的△E即為色差。儀器具有QC判定功能,自動判定色差是否合格。
根據(jù)GB250和GB251國標紡織色卡標準,服裝目視比色時色差標準分為5級,5級為無色差,一般一等品色差要求為4級(包括中邊、首尾)但是和標準色對比色差沒標準要求,要看供需雙方約定。具體的等級標準如下:
五級:色差要求為0,容差要求0.2;4-5級:色差要求為0.8、容差要求為±0.2;
四級:色差要求為1.7、容差要求為±0.3;3-4級:色差要求為2.5、容差要求為±0.35;
三級:色差要求為3.4、容差要求為±0.4;2-3級:色差要求為4.8、容差要求為±0.5;
二級:色差要求為6.8、容差要求為±0.6;1-2級:色差要求為9.6、容差要求為±0.7;
一級:色差要求為13.6、容差要求為±1.0;
如何預防色差
1.盡量采用標準測量條件,如防止測量時樣品透光,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2.根據(jù)實際生產中的局限性,和客戶溝通恰當?shù)纳钜?/p>
3.不斷加強嚴格的質量控制,在進行視覺評估時,確保采用與客戶要求一致的標準光源及觀察條件。
以上就是介紹如何用皮革布料色差檢測儀器的全部內容,想了解更多關于色差儀的詳細資訊,可以咨詢客服。